动态

拯救Hello Kitty

2010-06-12 09:55   商业价值
  而Sanrio公司无法自行生产的,大有厂商找上门来提出购买形象授权。三菱就曾推出售价600美元的Hello Kitty版迷你车,一卖就是6年;还有红酒厂商推出的一套4支装的Hello Kitty版红酒。甚至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在全球范围内,Hello Kitty的形象都能在2.2万种产品上找到。每个月都会有600种新的Hello Kitty产品问世,同时也会有600种旧产品消失。有人曾将Sanrio公司的授权原则总结为:除了烟草,烈酒和武器以外,其他都可以。为了证明自己的开放心态,Sanrio公司甚至推出了Hello Kitty特别版成人按摩棒。

  反观这些市场猛药,虽然挽回了销量,但越来越泛滥的产品形象使得Hello Kitty从高档货级别掉到了路边摊货色,原本高贵的英国血统也没能继续发挥作用,助其保有人人向往的异域情结。而更令人如鲠在喉的是,Sanrio公司甚至还在人物形象上打起了主意。

  时值Sanrio公司力图为Hello Kitty在影视界找到一席之地,但问题随之而来:它是一只没有嘴巴的猫;它是一只没有太多故事的猫;它是一只除了可爱依然只有可爱的猫。但就这样儿,我们还是看到了以Hello Kitty为主角的动画片和电影——为了展开故事,它有了黄色的嘴巴,幸福的家人,甚至1999年她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可是对于这一切,观众并不买账。“当有嘴巴会说话的Hello Kitty出现在卡通片里时,死忠的粉丝们几乎震怒了。”担任Sanrio公司设计团队总监的山口小姐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不得不回忆起这些往事,人们无法接受这个重大改变。

  与迪斯尼人物不同的是,Hello Kitty是凭借自身美好形象而搏出位的“花瓶”,还缺乏与之相关联的剧情或影片作为依托。尽管Sanrio公司为它的身世编了一连串的故事,但无一能够打动人。更可怕的是,到目前为止,Sanrio公司还没有成功赋予Hello Kitty一种恰如其分的性格。唯一知道的就是它喜欢吃妈妈做的英国曲奇。

  如此这般的出生和成长经历,使得Hello Kitty只能作为一个算不上动画人物的卡通形象而存在。

  拯救Hello Kitty

  纵使Sanrio公司在运作产品时有万般不好千般错,Hello Kitty仍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青少时期的美好回忆。那些长大了的孩子开始怀旧,将Hello Kitty视为童真的象征,不仅自己仍然热衷,还为下一代选购。而好莱坞一线明星的推波助澜也功不可没。

  从Mariah Carey到Paris Hilton,轮番身着Hello Kitty亮相,并展示大量私藏珍品,Hello Kitty成为“Kidult”必备之物。而更有狂热的明星粉丝、美国歌星Lisa Loeb用整张专辑向Hello Kitty致敬,并特意将专辑命名为Hello Lisa。

  这一番免费名人广告使得Hello Kitty的市场销量在经历了日本经济危机之后,在20世纪末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冲向巅峰。随后的几年,面对众多新兴卡通形象的围追堵截,Sanrio公司也开始努力寻找Hello Kitty的预备替补,并努力偿还1990年开业的Hello Kitty主题公园5亿日元的债务。但面对盗版的泛滥与新媒体的崛起,Sanrio公司依靠庞大的产品线和众多的形象授权收入仍无法逆转Hello Kitty的大势已去。

  究其原因,其实是Sanrio公司对一个缺乏深度但极富延展性的形象进行了过度开发,追求产品种类的多而全,却丝毫经不起纵向的深度挖掘。Sanrio公司为它编了30多年的故事,也只能让人记住“它有5个苹果高,3个苹果重”这类基本数据,在可爱的面孔下面,缺乏的是故事,是内容。另一方面,如果Sanrio公司能够放缓Hello Kitty产品的出街速度,收紧形象授权,或许它还能“细水长流”多红几年。不过,好在时尚是循环的。

  乐高玩具大中华区总经理Esben Staerk Joerensen闻听消息后,对Hello Kitty的未来仍持乐观态度,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每个卡通形象都有自己的流行周期。变形金刚也经历过低谷,但近几年又有升温之势。只不过是当这些形象萦绕在身边时,我们从不会在意。但当它淡去时,我们又会拼命想起。”

  但愿Hello Kitty只是陷入了另一个低迷期。不过,即使真的需要退休,中国正在风起云涌的文化创意产业里,说不定会有很多老板愿意接她来养老呢。(编辑:哲)

标签: HelloKitty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公司 > 动态 > 正文

玩具批发选品、读资讯

下载中外玩具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