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2018-01-19 15:12   文/四月天   游戏葡萄
  任天堂走在时代前列的外设“黑历史”
 
  这几年来,任天堂方面的新闻层出不穷,从2016年的《宝可梦GO》(虽然和任天堂本社没太大关系)、2017年的掌机Switch、《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与《超级马里奥:奥德赛》,再到今年年初的Labo,任天堂在“重新定义游戏”上秀得让人应接不暇。
 
  虽然任天堂这次的产品可以说是返璞归真,但他们在科技外设方面的探索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外媒Zoomin.TV在2014年评选出了任天堂历史上最“奇葩”的五大发明。这些多是2000年以前的产品,但其脑洞之大让人不得不服。
 
  1. DK Bongo Drums
 
  得益于《太鼓达人》的火爆,任天堂与南梦宫合作在Gamecube上制作了三款名为《大金刚鼓》的节奏音游,为此任天堂推出了一款叫做DK Bongo Drums的外设,玩家需要根据节奏拍打太鼓以及拍手来让大金刚动起来。作为音游外设,Bongo Drums在市场上的反响不错,但为了支持新平台Wii,Bongo Drums停止了支持GameCube,然而《大金刚鼓》在Wii上的新作又不再支持Bongo Drums。于是故事就没有然后了。
 
18-1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18-2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2. Virtual Boy
 
  任天堂在1995年推出了一款头戴式的VR设备——Virtual Boy,在当时任天堂宣称这是第一款可以播放立体3D画面的主机。主机播放的画面为红色的单一色调,主要通过视差来表现场景画面。
 
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Virtual Boy的研发经历了四年,但设备过高的售价,过低的游戏质量,单一的色调,没什么吸引力的3d特效等等问题使得Virtual Boy刚推入市场几个月就狼狈停产,成为任天堂继64DD之后,销量第二低的产品。
 
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3. Power Glove
 
  1989年,任天堂授权了名为Mattel的美国玩具制造公司生产了一款叫做Power Glove的玩具手套。手套在当时看上去非常酷炫,手臂部分还有NES的按键还有0-9的数字按钮,玩家需要按下键来发出指令,比如改变攻击对象等等。除此之外玩家也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来控制荧幕上的角色。这款手套出现在了1989年任天堂出品的美国喜剧电影《The Wizard》之中,这部片子在玩家中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但即便如此,由于手套在操作上仍存在着大量问题,只有两款能够使用这款手套的游戏,而手套还不和这两款游戏进行捆绑销售。电影的大热没能挽救Power Glove的失败,其在北美的销量未能超过10万套,最终与Virtual Boy一起进入任天堂的黑历史博物馆。
 
22-1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22-2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电影中男主角使用手套的画面
 
  4. Game Boy Printer&Camera
 
  在我们还没有自拍这个概念的时候,任天堂在1998年在GameBoy就已经推出了自拍相机,玩家可以通过Printer打印Gameboy上的游戏画面,也可以用Camera进行自拍。
 
23-1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23-2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候任天堂的相机已经带有我们现在才流行起来的即时动态贴纸功能,这真的是走在时代前列了。
 
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5. R.O.B
 
  1983年北美正值游戏市场崩溃,任天堂试图让NES在北美和日本打开市场。为了包装NES,使其避开家用主机在人们心中的恶劣形象,他们设计出了R.O.B这么一个机器人,希望通过它与NES捆绑销售,能将NES包装成玩具打入北美市场。虽然R.O.B的长相是挺可爱的,然而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实在是差强人意,运行缓慢不说,与它相关联的游戏也仅有两款,以至于最后他的用途只是连接NES和电视,这样电视遥控器可以不用对准电视就能换台了。
 
在任天堂眼里:玩家从未长大,永远都是小孩
 
  但R.O.B本身确实帮助了NES打入北美市场,为了感谢R.O.B对任天堂的贡献,老任最后把它做成角色放进了《马里奥赛车》和《任天堂大乱斗》里。
 
  对任天堂这些产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Zoomin.TV的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消费 > 正文

玩具批发选品、读资讯

下载中外玩具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