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

从欧盟召回案例看中国玩具出口

2014-08-19 10:16   中外玩具网-《中外玩具制造》
 
  除常见的重金属、增塑剂、禁用偶氮染料和甲醛外,因含有超标短链氯化石蜡(SCCP)的中国玩具被通报/召回案例共有7起,涉及玩具产品包括婴儿娃娃套件、儿童手镯、塑料浴室玩具、柔软挤压玩具、塑料烹调套装和玩具车。SCCP在2009年已被欧盟列入REACH法规高关注物质清单,根据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若某物品中SCCP含量大于0.1%,就必须向采购商和消费者公示。2012年,SCCP被认定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并被加入到欧盟POP法规 No 850/2004的禁用物质列表中。规定任何物品中的SCCP含量不得超过1%,而从2013年1月11日起,所有物品全面禁用SCCP。随着该物质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在全球范围内的封杀将是未来大势所趋,因此,玩具企业应尽快将攻克SCCP难题摆上日程。
 
  此外,因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被通报/召回案例的7.4%,其中有1次是多环芳烃超标,1次是亚硝胺超标,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其余的17次,因带有纽扣电池的玩具产品中的电池盖容易被儿童打开,使儿童有吞食电池而造成化学品中毒的危险。
 
  玩具材料不同隐藏风险不同
 
  对欧盟RAPEX的召回案例研究还发现,不同的玩具材料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风险不同。如纺织类玩具中的染色纺织品存在偶氮染料超标的风险,但在其他玩具材料中一般不含有偶氮染料;木制玩具中甲醛容易超标;软性塑料玩具所使用的聚氯乙烯(PVC)塑料中检出过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风险极大,而硬塑胶中检出此类物质的可能性很小。
 
  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中有关化学元素限量的新要求于2013年7月20日起正式实施一年来,从实验室检测情况来看,不同玩具类型和玩具材料中含有的有害化学物质也是不同的,下表3对新指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所涉及的玩具类型和玩具材料进行了归纳,以帮助玩具企业把好玩具产品质量关。
 

表3 欧盟新指令中较高风险有害化学物质一览
 
  随着欧盟REACH法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法规》)和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实施,估计接下来因化学危险被欧盟通报/召回的中国玩具将会进一步增多,所占的通报比例也会上升,而且还会不断有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出现在通报案例中。这需要引起玩具行业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应对欧盟REACH法规和新指令的要求,从源头上提高出口欧盟玩具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专家3点建议
 
  根据我们对通报召回案例分析,特向出口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积极了解和理解欧盟的法律法规、指令和标准的要求,及时关注欧盟官网标准的更新,严格按照新标准把好玩具产品质量安全关。
 
  (2)需要加快新材料、新技术研发,使用新型环保、安全无毒的原材料替代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原材料,减少玩具化学危害。例如:据国外实验室权威报道,英国开发出新的高分子型PVC增塑剂,可代替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还有一种基于异双脱水山梨糖醇的新型增塑剂,也可望成为其替代物。
 
  (3)加强原材料和配件供应商质量管理,力求把质量风险和质量安全隐患解决在企业生产现场和风险原点,杜绝危险性玩具产品的产生,避免通报/召回的风险,防止2007年玩具召回风波重现。
 
  作者: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王璨 陈英叙 董英 吴红涛

      注:本文为《中外玩具制造》授权中外玩具网独家披露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外玩具网-《中外玩具制造》”。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来源:《中外玩具制造》杂志 mag.ctoy.com.cn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安全 > 召回 > 正文

玩具批发选品、读资讯

下载中外玩具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