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玩具制造》栏目“创意设计”开设以来,一直深受玩具设计院校、设计机构,以及生产厂商的关注,以下中外玩具网带来往期《中外玩具制造》与院校合作选取的部分设计作品及专家点评,仅供读者分享。
来源:《中外玩具制造》杂志(2015年6月号)
特邀点评嘉宾:杨琰哲 资深玩具设计师
—— 本期作品来自: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玩具与游戏设计) ——
作品:《南拳争霸》 类型:卡牌桌游
设计者:李燕茹、陈巧儿、赖少欣 指导老师:金滨浩
简介:作品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个是武术这一看似男性化的题材是否可以吸引更多的女性和男性共同关注?打造一种具有差异化特色的“中性”文化。这也是此套卡牌游戏将不少本来是男性的角色设计成女性的原因;另一个是娱乐休闲产品是否可以将娱乐性与思想性兼顾?让娱乐有深度,让大众深度娱乐,这也是卡牌游戏的玩法规则引入武学思想的缘故。
杨琰哲:基于目前市场情况,一款桌游从诞生开始就要面对非常多的考验,如自身IP知名度,美术设定和产品自身表现是否优良,游戏规则的上手度及推广效率,游戏粘度等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让一个可能很好的构思一败涂地,这对游戏设计者提出了更加复杂和全方位的要求。
从美术角度看,角色设定已有非常明显的“游戏感”,这种游戏感来自于相对大众化的设定风格,但就将原有故事中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女性化以吸引女性玩家的思考,还显得较为简单,且从设定的结果来看,也许不能吸引女性玩家而更能吸引“宅男”,反而Q版的造型角色可能会刺激女性玩家的收集欲,故而在设计方面也许是考虑太多横向因素而让真正作品的纵向深度不足。
作品:《快乐三宝》 类型:儿童图书互动游戏及玩具
设计设计者:杨帆、莫亚云 指导老师:黄坚
简介:充分尊重和满足学龄前儿童的“使用自我意识”;更好地实现亲子互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杨琰哲:表面来看,本作品的主要创作目的是用一些小型的游戏、文字、毛绒道具来实现学龄前儿童在物品使用方面的自我意识,但就成果而言似乎表现不是特别明显。
从产品化的角度来看,产品组合多少显得有些唐突,形象设计方面较为大众化,特点不够鲜明。当然作品体现了作者有一双灵巧的手,值得鼓励。
作品:《熊师傅的武术课堂》 类型:儿童绘本
设计者:陈锦辉、吴梓豪 指导老师:金滨浩
简介:主要探索如何借助儿童产品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具有一定深度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儿童爱文化,让文化也爱儿童。借习武故事,讲述现代价值观。
杨琰哲:编书,不容易,点赞。通过儿童们最喜闻乐见的动物卡通形象以故事的形式向儿童传达武术技巧和武术精神,也许是仅次于电视传媒的最为直接的方式,方向值得肯定。
角色设定简洁可爱有特点,应该非常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就书籍而言,形象的成功是先决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内容,这需要深入的研究,希望书的内容会比形象设计更为精彩。另外在系列书籍中封面突然出现日文或许是出于平面设计的考虑,但此处应用略有偏颇,武术是中华文化,日文在此处虽更有设计感,但也破坏了系列书籍的统一性。
作品:《绿色天使》 类型:创意家居功能儿童玩具
设计者:蔡恺利 指导老师:汪晓萍
简介:本设计为一系列产品,每一个都具有附加的家居产品功能,当儿童对该玩具失去兴趣后,家长即可改装作生活用品使用,充分体现产品的功能价值。
杨琰哲:作者希望将儿童家具和儿童玩具结合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基于对两个领域均缺乏体验而未能在作品中进行充分的表达。玩具尤其塑胶类玩具有一定的体积限制,而儿童家具多半以木质材料为主,体积较大,两者的融合空间通过排除法后,交集也许并不大,而寄希望于家长自发性的改造更是不太现实的考虑。
从作品看,由木质童车变木质家具有一定的可能,但是可能需要多台木制童车才能实现一个木制家具的演变,这已经让产品的消费定位变得模糊,反而弱化了购买的直观理由。
作品:《岭南武术》 类型:户外游乐设施
设计者:袁存全 指导老师:金滨浩
简介:主要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健身相结合,创造更具文化魅力和特色的现代游乐产品。让现代文化散发传统气质,同时让传统文化焕发现代光彩。武术文化中的“精、气、神”就是传统气质,而醒狮则是岭南武术文化“精、气、神”的典型代表。
杨琰哲:作为户外游乐设施,除了具备常见的游乐功能外,也应该充分考虑安全性,此点在本作品中没能体现。虽有加入醒狮这样有强烈文化气息的符号,但在整体看来与实用功能没有任何的关系。
应用文化符号元素固然是表达的直接方式,既然选择使用醒狮为亮点来体现《岭南武术》主题,那么在设计中建议保留更多舞狮过程中所需情节,如出洞、梅花桩、采青等,通过种种设计和材料手段进行表现,并充分考虑儿童在游乐过程中的体验和安全,整个场景应统合一体,给孩子想去体验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