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疑问,这不就是“会说话的TOM猫”和微信的合体?不止如此。Toymail还提供了“每日邮件”服务,该服务每天给Toymail发送一条信息,消息可能是一首歌,一个生活常识,也可能是一句名言,孩子除了能跟父母互动,还可以学到新知识。Toymail的研发团队还保证每天“推送”的消息都不会是重样的。
该项目创始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高瑞˙南达(Gauri Nanda)和她的好友Audry Hill,前者因为设计Clocky(逃跑闹钟)而获得2005年搞笑诺贝尔经济学奖,后者则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该项目从2012年春天开始展开,目前已经上线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预计筹款6 万美元。“我们想做一个每天都能陪伴孩子的玩具,”团队介绍说,“通过跟家长互动,通过每天产生不同的内容,Toymail更具可玩性。”
相比与其他儿童玩具,Toymail并没有把孩子从一个屏幕带到另一个屏幕,而是将技术内置在了一个玩具里,减少了孩子沉溺游戏或者眼睛受伤害的风险;通过APP授权,孩子的亲戚都可以和孩子进行互动,增加了好玩性;Toymail还可以作为一个学习机,每天向孩子传递学习信息,还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提供不同内容。我觉得这是Toymail最有魅力的地方,虽然没有屏幕,但是像儿歌、诗词、名言等内容反而能通过语音更好的传播,而且Toymail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推送不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寓教于乐”。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2-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市场规模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在儿童这个细分市场,也已经有不少可穿戴设备出现,例如360的儿童卫士手环,儿童智能手表FiLip。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更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但是儿童可穿戴设备应该做成什么样?是做成另外一个手机,还是做成一个定位器?是做成另外一个“小霸王”还是做成健康追踪器?回归到最开始,儿童可穿戴设备还是要服务于儿童和家长,能够让家长放心省心,能够陪伴儿童健康成长才是最主要的。厂商及设计者应该多听取家长及儿童专家的建议,才能做出适合的可穿戴设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