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益智玩具的销售
1、跟风的多-专业的少
2005年浙江大圣益智玩具的成功,同时也造就了后期一大批经销商开始关注益智玩具这个新兴的行业,不管自己规模、团队、资金等配置,纷纷投向了这个新兴的行业,但是真正在所谓的益智玩具这个行业成功的,确实属于少数企业,几年下来甚至连部分知名大企都折戟沉沙。
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上到下对产品的不理解,笼统的对益智的卖点进行定义,结果就出现了非常搞笑的局面,光能提高动手能力,空间思维的益智玩具都能出现好多类出来(比如积木、拼图、磁力玩具等)。
厂家不专业,更不要提经销商会专业了,固然在这几年出现了一部分有所研究的经销商,但是还不能真正改变中国益智玩具的现状。
浙江大圣的成功,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2、渠道很多-上的很少
从笔者开始接触益智玩具,是浙江大圣将益智玩具成功定位在高端玩具,进而将其引入了二、三线市场,但是真正适合其销售的渠道还是非常有限的。
玩具有多少销售渠道,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但是真正适合培养益智玩具的土壤还是太少了。
厂家有自己的定价,供应商有自己的销售法则,消费者有自己的认同方式。笔者在2007年的时候曾说过:益智玩具,不是从包装上看出来的。摆在那里,是不会产品销售的,因为消费者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来研究你的产品有多好。
当然适合所有渠道销售的产品,还不是益智玩具的菜,但是,让益智玩具真正适应所有渠道,必须要有相应的产品规划和开发,甚至强强合作适当的引导。
3、说的很多-回报很少
笔者在为加盟商服务的时候,记得在温州的客户那里,销售人员跟笔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别人销售其他公司的产品,都不用怎么介绍,业绩也不差,我们要一说说一天,业绩也差不多,感觉很累,不想卖了。
最终,笔者解决了温州的问题,业绩也提高了300%,但是这个问题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销售人员是最终接触消费者的人,如果他们从心里抵触一样产品,哪怕产品再好,恐怕也不会销售太好。
建议,在开发产品时,必须要考虑到终端销售人员的感受,否则产品就会见光死,那才是中国益智行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