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2月26日报道,据日本政府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已经基本敲定要放宽对动漫等日本流行文化方面的外国人才的居留政策,使其更容易获得日本永久居留权。新政策将惠及对在动漫等“酷日本文化”领域的外国人才,力争今夏实现。报道称,新政策目的是通过“留住多样优秀人才,增加传播日本文化的旗手,在向海外推介时让其发挥桥梁作用”。但日本网民对此反应并不积极。
弘扬日本的流行文化,本来应该是让爱看动漫的广大日本群众拍手称快的事情。然而,对于日本政府的此项决定,日本网友甚至发出了“这是奴隶制度在动漫业界扩张”的声音。
那么日本网民口中的“奴隶制度”是怎么回事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动漫业界正面临着从业人数过多,产量过大,而市场规模难以提升的窘境。在日本本土动漫从业者都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再引进外籍人才,岂不是让从业人口过剩的问题雪上加霜?
除去日本网民所担心的“奴隶制度”以外,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是,这项政策的所对应的,日本国家战略的关键词,“酷日本文化”。
2002年,“酷日本”一词开始流行,起初该词只是作为日本现代流行文化的代名词备受瞩目,但是后来“酷日本”逐渐成为彰显日本魅力的符号。
青春靓丽的美少女组合、让无数青少年着迷的漫画丛书、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以及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游戏,这些看似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流行文化不仅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际知名度,而且日益成为日本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日本政府为了推动本国流行文化“走出去”不遗余力。日本的流行文化包括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手、青春偶像组合以及漫画、动画片、电子游戏以及其中的人物形象等诸多元素。尽管近年来“韩流”在亚洲各国大行其道,韩剧和韩国影星的知名度大有超过日本同行之势,但日本在漫画、动画片以及电子游戏等领域仍然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由漫画中衍生出来的东京秋叶原的女仆餐厅以及“萌”等流行词在东亚地区流行甚广,而日本动漫节也频频在欧美国家登台亮相。
早在麻生太郎执政时期就注意到了日本大众文化在日本公共外交中不可忽视的作用。2008年3月外务省任命世人熟知的经典卡通形象“哆啦A梦”为第一位“动漫文化大使”,但当时并没有使用“酷日本”这一宣传词。不过很快外务省的官方宣传中正式出现了有关“酷日本”的介绍:“从漫画、动漫、游戏、J-POP,到时尚、饮食文化等等,日本的大众文化在世界备受瞩目。这些对于日本人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却得到了海外人们‘cool’的美誉并开始流行。而2009年上台的民主党政权便开始明确地向向海外推销日本流行文化作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一个战略性领域。
“酷日本”一开始也许只是以走向海外为目标,但是随着日本政府的大力推进和政策的升级,“酷日本”开始面向国内,特别是在“3·11”大地震以后日本政府希望通过“酷日本”在世界建构新的日本国家形象的同时也努力在日本国内塑造“酷日本”这一新的国家形象,其目的在于重振本人的自信,增强日本国民的国家认同。酷日本”从作为向海外展示日本的媒介逐渐日成为日本人重新发现日本的媒介的这一过程中,“酷日本”完成了从外在于日本的视角一步一步走向日本自身的变化,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日本媒体和日本政府完成了一个共谋,那就是通过“酷日本”所呈现出来的日本文化激发日本人的自我肯定和国家认同。作为方法的‘酷日本’对外起到了构建美丽日本、魅力日本这一全新的日本国家形象作用的同时,对内则让日本人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日本的魅力,可以说在日本政府的引导之下“酷日本”起到了加强日本人的民族想象,激发其民族主义的作用,这一点必须高度警惕,毕竟日本的民族主义向来深根蒂固。
转载自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