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对变形金刚的各种译名都曾有过巨大分歧,让我们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这其中的演变过程。
截止到目前为止,《变形金刚4》的电影已经创造了国内的最新票房纪录,火爆程度远超美国本土,再次证明这个名字对国内数代人的长远影响力,从最早的动画到现在的电影,一直传承。
而在电影上映期间,有关变形金刚在两岸三地之间的译名差异问题再度成为焦点。事情的起因是一部分台湾网友在网络上吐槽大陆地区对《变形金刚4》的人名翻译,被媒体引用报道后立刻引发了大陆广大网友的回击,反过来嘲讽台湾的译名,一时间两方纷纷开火并扩大战果,从变形金刚本身扯到了更多的影视作品翻译异同,而最后也和网络上的大部分争论一样,谁也不可能真正说服对方,只增加了口水和仇恨。
事实上这个话题多少有些老生常谈,从最初被两岸三地各自独立引进开始,变形金刚系列的名词翻译在中港台地区就都分别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有历史背景,也有文化因素,不是简单的好坏所能评价,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详细的资料考证,从而对这桩公案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擎天柱、柯柏文还是无敌铁牛?
首先让我们先通过旁边这张图对大陆和港台地区早期关于变形金刚系列主要名词的翻译差别有一个直观印象,然后让我们从历史和文化两方面来分别讨论一下这当中的演化过程和差别因素。
两岸三地最早开始接触变形金刚系列,都是通过1984年首次播出的美国电视动画版及同期孩之宝公司的玩具销售。在具体时间上,大陆地区正式上映变形金刚动画版是在1988年7月30日,于上海电视台首播后陆续推广到全国各地电视台(更早的非正式纪录在1987年6月,广州电视台曾试播过数集);香港地区最早在1986年前后,由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和亚洲电视台(ATV)分别首播(广州电视台之后曾播出粤语版);台湾地区则是于1989年起,由中国电视公司和台湾电视公司先后播出(两家的翻译版同时也存在不同)。
在当年没有互联网不可能找原版,彼此也缺乏沟通交流的大前提下,两岸三地的爱好者童年时对变形金刚的最深刻印象几乎都是来自当地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版,而国内大陆地区的观众基本都是接受的上海电视台传播的所有翻译名词。尽管当时的变形金刚玩具上可能会标有港版或台版的称呼,但在大家心中肯定还是电视台的中文配音来得亲切,除了粤语区如广东等地的观众有机会接触到香港地区的翻译受其影响外,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肯定都不会认真想过,变形金刚还会有汽车人霸天虎之外的称呼。
随着中港台地区开始广泛交流,尤其是网络发展后,大家才开始更多了解到翻译上的差别问题,许多人第一次听到香港的“柯柏文”“博派”等译名还是通过盗版光盘,在观看当初内地电视台没有播出的1986年大电影时所有了解。而这期间也引发了最初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大陆和香港的译名差异,而除了少部分粤语地区的爱好者外,大多数观众肯定还是习惯了上海电视台的翻译。之后尽管陆续有部分变形金刚的新版动画作品播出,在翻译上也出现过一些变化,但都没有影响主流。
而在2007年前后,随着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的问世,变形金刚在国内从一个怀旧名词重新成为流行文化,翻译问题也再度浮出水面,许多老玩家早在消息刚传出时,就纷纷表示希望国内引进时尊重传统,保留当初上海电视台的译名不要擅自创新,而最后的结果是,电影版官方保留了主要人物的大陆版译名如擎天柱、威震天等,但唯独把阵营的汽车人和霸天虎换成了香港版的博派及狂派,尽管一度也让部分老玩家有所不满,但经历了电影版的接连火爆和持续影响,更多的新一代观众也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组合。
和大陆香港的一致性相比,台湾方面变形金刚的译名早期则存在过多个版本,电视台,杂志以及玩具商的称呼都所不同,缺乏类似“擎天柱”或“柯柏文”这样的统一认知,在2004年之后,台湾的变形金刚玩具代理权由香港孩之宝取得,从此香港版译名开始逐渐占领市场,到电影版上映之际,台湾和香港的译名已经大多保持一致,沿用了“博派”及“柯博文”(孩之宝在台湾地区敲定的汉字),原本的早期翻译也只有少部分观众才偶尔怀念。而现阶段,除了部分电影版出场的新角色的名字外,港台地区的翻译已经大体趋向一致。
变形金刚应该是变压器?
而具体到翻译文化本身,在汉语文化圈,通常对于专有名词,尤其是人名的翻译无外乎有两种,音译或意译,但大陆观众熟悉的版本,无论是“汽车人”还是“擎天柱”,抑或是“变形金刚”本身,显然都不能这么简单概括,毕竟Transformers、Autobots、Optimus Prime这些词语都有本意和延伸变化,不可能简单的照本宣科。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当初国内上映的95集变形金刚动画台词虽然是由上海电视台和上海音像资料馆一起译制,但最主要角色的译名如擎天柱、威震天等则是在孩之宝公司送来动画样片的同时,就已经由对方提前命名好的,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官方译名,而正因为对变形金刚在大陆地区的市场尤为重视,当初敲定这些名字的孩之宝香港分部才没有简单套用香港版的译名,而是结合国情选定了一批国内观众当时听起来朗朗上口,音义俱备的名字,甚至不少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设定传统。
以汽车人和霸天虎的英文原文Autobots和Decepticons为例,如果从构词本义讲,前者大概可以翻译成自动机器人,后者则是欺骗者,汽车人和霸天虎显然既不是音译也不是意译,而是分别根据两派变形后最主要的标记,汽车和飞机加以修饰的结果,从结果来看确实很明显的表现出了两者的特色和不同,对于当时年龄段的孩童来说也简单易懂,而港版的博派和狂派则同样也是取故事背景下的衍生翻译,对于阵营的立场描述也有直观的刻画,所以在国内电影版上映时唯独保留了这两个非大陆风格的译名时,乐于接受的人还是很多的。
在主要角色译名的问题上,擎天柱的原文Optimus Prime构词中,Optimus本意为最优秀,Prime则是官方设定中每一代汽车人领袖成为领袖后追加的名字。于是“擎天柱”这个翻译同样是再创作后的结果,从文化角度来说也算是呈现出了顶梁柱式的领袖风范,同时在之后的补天士(Rodimus Prime)译名中保留了这种字面关系上的传承和“天”字辈是领袖的隐含意义,以至于在现在的翻译版中大家也习惯性地为历代汽车人首领冠以“X天X”的译名,如〈变形金刚3》中出场的御天敌(Sentinel Prime)。同理威震天的原文Megatron也没必要硬翻成电子管,而是取了这个明显和擎天柱搭配的名字,而改造后重生的Galvatron也相应地进化成了惊破天,同样对应补天士。
而香港版的领袖角色译名不难直观看出是音译后的结果,这实际也是香港早期翻译界的惯例,取音译后的中式名字。不过这也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说“麦加登”和Megatron还有发音上的相似,“柯柏文”就似乎怎么都和Optimus扯不上联系,一度有人认为这是来自擎天柱日版中的名字发音(Convoy),但实际上这是缩写Op·Prime的粤语发音。而早期台版的译名则显得更为复杂,如果说擎天柱的台版译名里欧普、至尊这些名字还多少能从音译或意译上追溯,那么被大陆网友嘲笑最多的“无敌铁牛”怎么都想不出关联,而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铁牛在当时的台湾是变压器的俗称——Transformers的直译正是变压器,从这个角度多少还算是有些联系。
而牵扯到更多的角色,不同地区的译名差异也在变形金刚庞大的角色阵容里表现得越发明显,这当中有音译,有意译,有特色翻译,甚至还有错译……红蜘蛛(Starscream)大陆版这个译名的“蜘蛛”一度也是令不少爱好者费解,甚至擅自衍生出不少解读,而在了解到早期上海台的译名是由孩之宝亲自指定后,有人在官方访谈中找到了一些线索,考证出官方对这个角色的设定确实有变形成蜘蛛的初期构思,而港版的星星叫则显然是直接了当的意译,台版的天王星则又是两边不靠……但对于两岸三地的观众来说,他们最习惯地始终还是影响自己最深的一个,而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一个。
结语
所以从结论上讲,翻译问题固然有对错,或许也有优劣,但更多时候并没有一个权威答案。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擎天柱、铁皮、救护车、爵士、大黄蜂等这才是专属的回忆,对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大可以冷静客观去看待,没必要在意他人的恶意嘲讽,也不必敌视一切不同于己的意见,如果是真正喜爱变形金刚的一代人,应该都会明白这个基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