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玩具企业迎接史上最严时代

2013-11-01 15:09   朱卫卫   赢周刊
  深圳金利玩具厂负责人邓先生测算,新指令令其成本上升至少两成,“我们以前生产用的材料现在改了新的要求,重金属含量要减小,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最终)成本上升最少20%。”
 
  记者采访多家玩具企业了解到,由于产品用料和生产工艺不同,新指令对不同企业成本的影响幅度差别很大,一般是上浮5%-20%。有家生产毛绒玩具的企业表示,对他们来说,按照新指令要完全更换另一种材料,所以成本翻了一倍。幸好这是极少的个例。
 
  新指令导致成本上涨主要包括选择更环保的符合新标准的材料的费用,生产检测费用,这一部分费用上涨幅度在5%-10%之间,“仅检测费用一项,在(新)指令实施前,一款产品的检测费用只需要700元,如今上升至好几千,甚至一单的检测费用就高达上万元。”广州某玩具企业市场部经理张小姐感慨检测成本之高。有实力的企业会尝试和外商沟通,视订单额来决定这笔费用是由企业还是采购商来承担。
 
  “今年的订单减少了至少三成,新规定一出,我们又要支付额外的检测费用。”广东一家外贸公司经理吕明向记者抱怨,他们公司生产的玩具主要销往欧美,都是一些成本较低的小玩具,即使是在销售状况较好的圣诞季,公司的毛利率也仅在6%至7%左右。“房租、水电、人工,样样都在涨,再加上检测费,我很怀疑还能不能挣到钱。有订单来了,我要先和订货商商议检测费用的问题,不再盲目接单。”
 
  像上述这家微利运营的玩具出口企业不在少数,和大企业不同,他们能够接到的订单数量相对要少,订货量更是难以与大企业比肩。数量上的差距让他们谨小慎微,哪怕只是一单货出了问题,后果都将会非常严重。吕明举例说,他们生产的一种小型毛绒玩具,去年的卖价是2。5到3元人民币,今年很多客户都给到了2元以下,甚至还有不到1元的,“这样的单子,接了也没有什么意思吧。”
 
  人工成本上涨接近10%,再加上汇率因素,如果不提价,基本就没了利润空间。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提价的勇气,尤其对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本来订单就不稳定,没什么议价能力,增加的成本只能从利润里扣除。
 
  张小姐表示,如今公司只能减少材料的种类、每类产品的颜色,以及开发新产品。为了留住老客户,企业努力争取不涨价,利润空间自然也就越来越小。即使是微利,企业对订单仍是“来者不拒”。“对方压价,我们也得接单,争取让对方负担检测费用,至少要双方均摊费用。毕竟如果没有订单,那就更没利润了。如果实在谈不拢,那就只能放弃。”
 
  适者生存
 
  面对新指令带来的挑战,一些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也有企业表示未受多大影响,并对新指令对市场的正面影响持乐观态度。
 
  如前所述,新指令虽然今年才开始正式完全实施,但此前已有四年过渡期,一些早有准备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小了很多。几大玩具巨头都表示,新指令对其影响不大。
 
  “这个标准不是(只)针对我们中国企业的,所以对大家来说都是公平的。欧盟市场并没有关闭,主要看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奥飞动漫(002292)证券部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公司一直都是海关AA级别的客户,在标准层面从来都是执行国际最严标准,所以海关给予我们最高的信任度。因此这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不仅没有负面影响,从某个程度来说反倒是好事。”
 
  骅威股份(002502)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早就做好措施,仅检测成本会有所提高。”
 
  星辉车模(300043)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不会有太大影响,半年前基本就开始有所打算,准备都已经做好,不影响整体规模。”
 
  广东澄星航模科技公司负责人林雪芝告诉记者,新指令对他们的影响不太大,由此导致的成本升幅约为5%。记者在其广交会上的展位看到,各种直升机、战斗机等遥控飞机琳琅满目,工作人员一边熟练地操作着遥控飞机起飞、降落,一边向采购商介绍遥控飞机的性能、价格等。据林雪芝介绍,他们公司生产的都是高档的遥控飞机,欧美市场占其70%的出口份额。
 
  在汕头大祥塑胶玩具公司的展位上,各具神态、打扮多样的洋娃娃吸引了很多采购商的目光。谈及新指令,该公司负责人肖桂兰和她的同事们显得很淡定:“目前影响不大,因为我们一直是按照高标准、高要求来生产的。近几年,公司订单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还是成本的上涨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玩具批发选品、读资讯

下载中外玩具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