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去低幼化?应该去简单化

当国产动画中每一种类型动画都有精品支撑时,国产动画的整体水平也就会顺势提高,最终也会朝着世界化、整体性的方向发展,产生老少适宜的动画作品。
   近些年,很多人都说国产动画低幼化,难以引发共鸣,需要改进。尤其是2015年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迎来大变化:面向全年龄段动画电影崛起,电影票房爆发。2015年,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国产动画更激发了观众呼吁:“国产动画去低幼化。”
 
  难道国产动画一定要去低幼化吗?
 
国产低幼1
 
  其实,那些被大家吐槽幼稚的动画,其收视率却出奇的好。《喜洋洋灰太狼》系列是国内重播次数最多的动画电视剧了,改编后的动画电影票房累积过亿。占据收视率第二把交椅的是《熊出没》系列,成为国内热门动漫。此外、《猪猪侠》系列、《开心宝贝》、《果冻三剑客》、《大耳朵图图》等收视率都还不错。与此相比,承载知识传播和教育意义的动画《蓝猫淘气三千问》、《神笔马良》、《哪吒闹海》等收视率下降。
 
  既然孩子们喜欢那些内容低幼的动画,说明国产动画的低幼问题不是原罪。
 
  针对国产动画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国产动漫市场应该明确界定类型标准,从源头上解决动画质量问题,而不是一味拒绝低幼。

 
国产低幼2
 
  国产动画应明确动画类型
 
  现在我国国产动画市场分类不明确。很多国家对动画片都有分级标准,不同类型的动画片面对指定的年龄群体。然而,国产动画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年龄划分不明确,动画市场常常出现整体低幼化倾向、低幼动画简单化趋势。
 
  一些动画影视剧,为了迎合所有年龄层观众的喜好,刻意突出人的共性,而忽视年龄差别,导致那些看起来应该是给孩子们看的影视剧,却在讲成人的复杂世界。同时,也有一些本可以针对成年人的动画影视剧,却插入一些装疯卖傻的幼稚桥段,企图吸引孩子们的目光。想要让国产动画摆脱这种困境,就要锁定目标观众,明确类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提供不同的动画,同时向满足全年龄段观众方向努力。
 
  增加适合学龄前儿童看的动画影视剧
 
  我国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动画片偏少。打开央视的动画网站,一共可以检索到的国产动画片有855部。其中适合5岁以前儿童观看的动画片仅有167部,占总数不到20%。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动画片年产量从2001年的26万多分钟减少到2015年的13万多分钟。真正适合学龄前儿童观看的国产动画仍存在很大的缺口。

 
国产低幼3
 
  学龄前儿童动画片一般也称之为低幼动画,是指面向6岁以下的儿童创作的动画片。现在富有儿童性,讲述低领儿童故事的国产动画数量少,质量良莠不齐,有的还包含露骨的教育性目的。
 
  国产低幼动画中可圈可点的经典作品真是屈指可数。除了依靠国外进口一些优秀的低幼动画,我们自己还应该做好国产原创动画,增加适合低幼儿童观看的动画数量。

 
国产低幼4
 
  低幼动画不等同于动画应该简单化
 
  其实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动画,更应该倾注动画制作者们较高的学识和认知水平。在创作低幼动画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儿童性、趣味性、美学性、文学性相统一。
 
  虽然近几年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但是与日本、美国知名动漫公司制作的动画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动画的内容上。国产动画在技术上已经慢慢向好莱坞靠近,但是动画内容还是过于简单、薄弱、缺乏创意,说教意义露骨,缺乏幽默娱乐效果。
 
  儿童的世界,不是成年人想象的那般单纯、无知,也不是部分动画中展示那般复杂、神奇。如何恰当表现儿童世界?对动画编剧、制片人、创作者来说,需要认真研究儿童心理学,从生活中搜集儿童素材,提高美学修养,在构造故事的过程实现审美。
 
  写在最后
 
  从国产动画的总体格局上来看,动画产业的发展不能忽视低幼动画。想要解决国产动漫整体低幼化的问题,不是单纯地拒绝低幼动画能实现的。而应该从小处着手,分类型发展。当国产动画中每一种类型动画都有精品支撑时,国产动画的整体水平也就会顺势提高,最终也会朝着世界化、整体性的方向发展,产生老少适宜的动画作品。
声明

本网注明 来源:“中外玩具网”的作品,文章版权均属于中外玩具网(广州力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外玩具网”及相应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外玩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本网刊载作品有内容、图片、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2355507009@QQ.COM,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相关文章
中外玩具网推出“企业甄选计划”
9家日本大厂 联合打假
近日,东映、集英社、万代等9家日本内容头部企业,联手行业组织CODA成立“反假冒角色商品委员会”……
《哪吒2》正版衍生品销售或超千亿!
6月15日,上海电影节开幕论坛正在举行,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获悉,《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建议调整中国电影利益分配关系。
动漫展也可能是“盗版”的?
近年来,动漫文化蓬勃发展,各类动漫展也成为年轻人展示自我、释放热情的舞台,可你想过吗?你参加的线下动漫展可能是“盗版”的!近期,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金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动漫展侵犯游戏角色形象、游戏视频及游戏名称知识产权的纠纷案。
推荐阅读